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薛长礼一行莅临京师律所座谈交流
- 浏览:820
7月8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薛长礼一行莅临京师律所座谈交流。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演艺法律事务部主任晏艳,京师律所公司治理法律事务部主任陈俊丽,京师律所审判监督法律事务部主任解建泳,京师律所合伙人、环境法律事务部主任王炳森,京师律所律师助理曹静、龙家曼共同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京师律师姬建勋主持。
会前,在王炳森律师、姬建勋律师的陪同介绍下,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薛长礼一行参观了党建文化长廊、四合院、行政服务大厅、京师律禮等京师特色区域,深入了解了京师律所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文化建设等基本情况。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薛长礼系统阐释了安全生产法治建设的核心挑战与协同创新路径。他指出,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表明法律归责体系薄弱与合规服务缺位的双重困境,北京市安全生产法治研究会作为国内首家专注该领域的专业机构,已通过参与《安全生产法》等立法修订、研发行业合规指引、承接北京市《消防条例》评估等课题构建三维治理体系。他强调,当前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暴露出法律归责体系薄弱与专业合规服务缺位的深层次矛盾,亟需通过“预防-合规-追责”全链条法治解决方案实现系统性风险防控。
针对法学教育与实践的协同发展,薛长礼教授详细介绍了文法学院在法学教育领域的特色定位与发展机遇,高度评价了京师律所的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模式。他指出,文法学院作为国内重要的法学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使命,但在当前法学教育实践中,仍面临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实习实践机会有限等挑战。为突破发展瓶颈,学院积极与京师律所深度交流,旨在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协同发展,从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向应用型、创新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他表示,期望未来能与京师律所共同探索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的创新合作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实践平台,助力法学教育与法律行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京师律所公司治理法律事务部主任陈俊丽强调,律所与高校的合作不仅是资源共享与人才培养的结合,更须“重教育、促实践”,实现法学理论、法律实务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她指出,京师律所通过构建精细化的法律事务部门机制和系统化、高质量的专业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律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服务品质。京师律所将充分发挥在专业深耕、人才培养与行业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支持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在法学教育创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行业的协同发展、服务社会法治建设贡献京师力量。
京师律所审判监督法律事务部主任解建泳指出,安全生产案件涉及行刑衔接、多部门监管职责界定及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等刑事风险,其法律适用需穿透表象,精准把握个案中的具体因素与因果关系。他表示,京师律所希望能够在未来深度参与法学教育,将丰富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侵权责任等实务案例引入教学,通过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实习岗位、联合课题研究等方式,助力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升其解决复杂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律所将依托自身的专业平台与实务资源,积极推动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的常态化协作,共同为法治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法治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京师律所权益合伙人、演艺法律事务部主任晏艳结合自身主导对接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等大型央企资源的经验,提出未来可联合高校及业界力量,共同研发针对演艺行业的标准化安全生产法律产品与服务方案。她强调,此类产品需深度融合行业特定风险识别、合规审查要点及事故应急处置等实务经验,方能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与可推广性的解决方案,并为处理复杂案件提供专家智库支持。同时她表示,将积极推动律所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的多维互动,组织具备安全生产专长的律师参与学??纬探ㄉ栌胧导萄Вιㄖ苹璋踩墒滴袂把乜纬蹋餐嘌婢呃砺鬯匮胧导寄艿姆扇瞬?,为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治理水平提供坚实的法治化保障。
京师律所合伙人、环境法律事务部主任王炳森深入阐述了环境法律实务与安全生产领域的紧密关联及其协同服务价值,并分享了拓展律校交流的多维路径。他提出了具体工作方向:一是与文法学院专家共同提炼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暴露的法律需求,研发针对性法律服务产品;二是高效对接获取深度信息;三是关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法律风险防控短板,研究为其提供规范化培训与操作指引。此外,他还分享了其在北京多所高校讲授法律实务课程的心得,强调法学教育中职业价值观塑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共同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愿景。
京师律所律师助理曹静结合自身从校园到律所的过渡经历,深刻剖析了法学教育中理论教学与法律实务衔接的现实挑战。她指出,尽管在校期间通过校外导师讲座接触了部分实践知识,但受限于课时安排的碎片化与短暂性,学生对复杂法律实务的认知深度和系统性存在明显局限。当前法学生对深化实践性教学存在迫切需求,亟需构建更长效、深入的校所协同机制。她希望在未来校方与律所能够拓展互动形式,使学生能在求学阶段更充分汲取资深律师的实战经验,弥合理论认知与实务操作间的鸿沟,为未来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京师律师姬建勋结合行业观察指出,当前安全隐患识别标准存在操作性弱、评价体系混乱等核心问题,导致管理流于形式、风险根源难除。他强调,法律人应把握时代机遇,推动安全管理向“安全法律管理”跃升,通过整合高校、律所、企业、政府及专业人才资源,构建高能级协同平台,将安全合规服务从形式审查深化为能有效阻断事故、获得司法认可的实质保障。针对律校合作,他提出应进一步深化双向赋能:一方面,律所向学校传递前沿法律动态与实务需求,助力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市?。涣硪环矫?,学校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实务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宽行业认知、明晰职业规划,缩短理论认知与职业选择间的距离,共同锻造能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战略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本次会议通过搭建京师律所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的深度对话平台,聚焦安全生产法治化转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两大核心议题,共同探索“律校协同、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未来,双方将携手打造涵盖安全生产法律实务、企业合规治理、环境责任风险等前沿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与联合研究项目,着力构建“理论-实务-创新”三位一体的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提升安全生产法治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注入专业化、可持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动能!